【48812】不该该被忘记的老油坊
香坊区油坊街是哈尔滨最早的工业街区之一,构成于1898年。其时从山东、河北等地移民来的民族资本家们,运用东北盛产的大豆在此开办了十余家大大小小的油坊。
据老香坊人说,19世纪中叶,油坊街处于香坊街区南端,再往南便是荒野和农田了。
1913年东亚油坊在香坊区开业。1917年双盛泰油坊开业。1920年和聚公油坊开业。尔后民族资本家相继合资或集资在油坊街邻近兴办制油厂,十几家油坊盛极一时。
在这些油坊的北侧逐步构成了一条泥土小道,油坊街因而得名。油坊街上有路灯,点着路灯的是豆油渣子。
据《香坊区志》的工业篇中有对华英油坊专门记载,华英油坊建于1914年,隶属于英国华英东方商务公司。1915年投产,所出产豆油、清油和豆饼,产品根本运往日本。
《香坊区志》还记载 时有二层楼房1栋,制油车间、锅炉房、库房、简易宿舍及食堂各1栋(为平房),深井1眼,鬃绳传动蒸汽压机1台,水压榨油机35付。有员工百余人。
据香坊区文物管理部门作业人员介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犹太人在哈尔滨日子期间,从事商贸运营且非常活泼。在1908年犹太商人卡巴尔金利从前用圣彼得堡大出口商纳达松公司的名义,从哈尔滨一带运出以大豆为主的农产品,经由海参崴抵达伦敦,成为我国大豆出口欧洲的第一笔交易。
哈尔滨大豆运抵俄国及欧洲后,当即成为国际市场抢手的热门货,被誉为“世界性产品”。从出口大豆中获利的卡巴尔金于1909年在英国伦敦同英国资本家协作成立了华英东方商业公司。
1914年开办的新式榨油厂,即华英油坊。华英油坊其旧厂房现仍在哈尔滨轻化工总厂院内,现在已被列入待批的哈市第四批维护修建名单。
华英油坊还采用了马口铁罐和玻璃瓶来罐装油,这应该是我国最早雏形的包装油。
据史料记载,1917年,双盛泰油坊开业,尔后民族资本家相继在此兴办制油厂。1945年,苏军进驻哈尔滨,厂主徐鹏志被押往苏联。1945年9月工厂停产。1946年工厂被人民政府接纳;1946年9月恢复出产,援助全国解放战争。
1958年改为出产化工产品,1963年工厂首要以出产各类番笕、香皂为主。闻名的“松花江牌”香皂正是这一段时期的明星产品。
2000年香坊区对油坊街进行了归纳整治。依托这条百年老街建造了香坊前史文明墙,以浮雕的方式再现了哈尔滨的开埠、油坊的由来及油坊在哈尔滨前史上的效果。
坐落香坊区红旗大街的原哈尔滨轻工总厂现在已被拆迁为净地,但一处欧式风格的二层小楼被保存下来。这处修建一向保存和运用,作为办公用房,内部几经改造,但外部还坚持了本来的面貌。这处欧式的工业修建已有近百年的前史了,不仅仅具有宝贵的前史价值,也记载了哈尔滨前期工业修建的艺术风格,关于研讨哈埠前期修建及工业开展前史都具有极端严重价值。
原国务院总理,从前在这个楼里作业。他的办公室和宿舍都在工厂的那栋二层楼房里并在这儿作业和日子了一年多时刻。据《回忆录(1928-1983)》记载,他从前1947年7月初担任了哈尔滨油脂厂协理兼党支部书记。协理便是司理的帮手,算是厂里的二把手。
“油脂厂的办公楼有两层,我被组织住在二楼,分配给我一间房子。首要不是抓事务作业,而是抓政治思想作业。常常从员工中选拔一些积极分子,每周都给他们抽时刻讲党课,讲的前史、现行的根本方针政策和党员的职责、职责,而且吸收了几位加入了党组织。”
《哈尔滨又一处不行移动文物灭失:华英油坊原址被撤除》不久前,笔者得到坐落于哈尔滨市香坊区的华英油坊原址被撤除的音讯,非常震动。于本月22日赴现场查询,发现华英油坊原址确实现已消失,原方位新建了一个与原形制并不共同的仿制品,四周被正在建造中的十余栋楼房围住。经了解,黑龙江昆仑会诚投资有限公司在这儿建造“罗马公元”小区,此处修建已撤除数月。
或许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视点看,这个楼实在太破了,跟在建的高级小区实在是方枘圆凿。哈尔滨有许多的百年修建,它们都是宝贵的前史遗存,是城市文明的丰盛见识,但有许多修建都和华英油坊原址的命运相同,或在“修旧如旧”的旗帜下销毁原貌,或在城市开发的大潮中悄然消失。
从1914年树立华英油坊,到2014年撤除华英油坊原址,正好阅历了一百年。在这整整的一个世纪里,这家油厂见证了俄国浸透、日本侵华、国共争雄、国企改制、下岗关闭等一系列紧跟年代的大事,折射出的不单单是油脂职业的开展史,更是近现代我国走过的那段白手起家、汹涌澎湃前史的生动表现。
把应该维护的修建维护下来,这是咱们的职责,不然对不住前史,对不住后人。维护文明在开展经济的今日,咱们的目光是否应该放得更久远些?“不要让城市的前史文脉在咱们这一代开裂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