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干榨尽”一粒果为乡村振兴“加油”| 新农人 兴农计⑯
霜降前后,照例是胡自荣一年最忙碌也是最操心的时节,因为油茶果到了最理想的采摘时期。
10月下旬,在浏阳市澄潭江镇荆坪村的三丫冲,郁郁葱葱的油茶林遍布着一个个山头,圆润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胡自荣背着竹篓,带着数十名村民一起开始采摘油茶果。
“今年雨水充沛,油茶丰收,预计增产两成以上。”胡自荣介绍,自己共有三个油茶基地,预计可收获200多吨油茶果。
“我父亲开了家榨油作坊,榨了一辈子油。”胡自荣在高坪镇双江村长大,榨油坊里的茶油香气飘荡在他的童年记忆中,也成了一生抹不开的乡愁。
后来,胡自荣考上了湖南农业大学,就读种养有关专业。2005年毕业时,他南下深圳闯荡,在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做销售。2年后,作为家中独子的胡自荣为更好地照顾父母,返乡担任村干部。
湖南是油茶种植大省,而浏阳也是著名的“油茶之乡”,其油茶种植培养面积、茶油产量均位居全省前三。
“茶油品质优良,被称为‘东方橄榄油’,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油的需求会持续不断的增加,种油茶肯定大有前途。”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分析,胡自荣信心十足。为支持返乡青年创业,村里的老书记也特别支持,挨家挨户做工作,帮他流转了400亩林地。
然而,创业并非一帆风顺。油茶要高产、稳产,必须选用优良的品种加上精细化的管理,胡自荣在创业之初就吃了“经验不足”的亏——他买的油茶苗品种不太好,成果率很低。
还好在林业部门及当地镇村的协调下,湖南林科院及时出手相助,为他提供了优质油茶苗木,并在种植、抚育、防虫等所有的环节做全面技术指导。
如今,学农出身的胡自荣也成了半个油茶专家,他带领团队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高接换冠、带状更新等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让原本低产的油茶林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其油茶种植培养面积也从400亩扩充到1400亩,除高坪镇外,在澄潭江、荷花街道还各有一个油茶基地。
“这片油茶林种了,正处于盛产期,每亩可采油茶果1300斤左右,按出油30斤计算,收入可达到1800元。”扎进三丫冲的一片油茶林,胡自荣开心地算起了收益账。
“抱子怀胎十三月, 同枝共茂一树香。”油茶花果同期的特性在植物界颇为罕见,满山果实满山花,一朵朵洁白绚烂的油茶花似乎也在预示着下一个丰年。
作为从沿海高新技术企业返乡的打工人,胡自荣把自己的公司也办成了省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这位从父亲的榨油作坊走出来的小镇青年,以科技赋能,将父亲的“产业”发扬光大, 建了两个现代化的油茶加工厂。在位于荷花街道的湖南楚纯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剥壳、烘干、热榨、冷榨、精炼等各条生产线均整装以待,准备迎接即将入库的“霜降籽”油茶果。
“在油茶果采摘季节,如果天气不好,果实无法及时晒干去壳,茶籽就会霉变。”胡自荣购入全自动剥壳机,并带领团队与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等合作研发电脑控温烘干机,以精准控温烘烤油茶籽,“这样出油率更高,油品也会更好。”据了解,迄今为止,楚纯农业已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共计18项。
种油茶是胡自荣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也是他带动村民一起增收致富的载体。10多年来,胡自荣以党建为抓手,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打造了一条集油茶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
“平时除草、施肥,一天工资160元;今天采摘油茶果,每天能挣180元。”澄潭江镇荆坪村村民胡成贵是一名脱贫户,每年在胡自荣的基地干七八个月,收入能达到三四万元。
胡自荣介绍,公司的油茶基地和加工车间,共为周边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发放工资数百万元。
油茶全身都是宝,将油茶籽 “吃干榨净”,利用空间大有可为。果壳是质量上乘的肥料,榨油后剩下的茶籽饼富有丰富的茶皂素,能提取用作生产日化用品的原料。
精油、沐浴露、面霜、面膜……胡自荣逐一展示着自己“打样”的产品,表示公司下一步计划开发推出油茶洗发水、油茶护肤品等一系列高的附加价值衍生产品。
胡自荣坚信,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定能闯出一条属于自身个人的赛道,带动村民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加油”。
胡自荣,“80后”青年,浏阳人,湖南农业大学毕业,从事油茶种植、油菜种植、加工销售10多年,先后获评湖南省“优秀农村致富带头人”、长沙市“十佳农村青年领头雁”。
油茶是浏阳的传统优势产业,但也存在着低产林面积大、加工产能过剩、品牌分散等问题。我希望自己扎根乡野,整合各种资源,赋予传统油茶产业新的生命力,创新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